戶所公告內容

【宣導】認識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
標題
【宣導】認識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

內容

認識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

CRPD

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

※什麼是CRPD?

CRPD是21世紀第一個人權公約,於2006年通過、2008年生效,目的是為了促進、保障及確保身心障礙者與非身心障礙者有同等的權利。

我國於2014年透過CRPD施行法,自主承諾履行國際公約規定,期待透過公私部門的共同努力,營造更友善共融的社會環境。

身心障礙是人類多樣性的一部分。

※CRPD的精神-8大原則

1.尊重個人自主與個人自立、2.不歧視、3.完整且有效的社會參與及社會融合、

4.尊重每個人不同之處,身心障礙者是人類多樣性一部分、5.機會均等、

6.可及性/無障礙、7.男女平等、8.尊重兒童,保障身心障礙兒童的權利


我們可以如何營造更友善共融的環境?

1.認識身心障礙者的多元性,以平等態度互動

例如:

(1)提供協助前應徵詢障礙者是否需要協助、如何協助,不應假定障礙者一定都需要幫助。

(2)與隱性障礙者溝通時,以明確、簡單的方式表達,避免艱澀難懂的文字,並減少外在刺激

(如環境噪音、燈光、人流等),有助於其集中注意力或緩和情緒。

(3)與聽覺障礙者溝通時,請面對面,稍微放慢語速, 以一般語調與聲量表達清楚,勿遮住嘴型。

(4)學習「人導法」(口訣:問拍引報),遇到需要協助的視覺障礙者時,能夠正確且安全引導。

2.正確稱呼身心障礙者

※建議說法 -> 爭議說法

身心障礙者(簡稱障礙者) -> X殘障者、傷殘者、殘疾者、殘廢者

肢體障礙者 -> X瘸子

智能障礙者 -> X低能、智能低下、白癡、腦殘、傻瓜

精神障礙者、心理社會障礙者 -> X瘋癲、瘋子、神經病、瘋漢

視覺障礙者 -> X瞎子

聽覺障礙者、聾人->X聾子

口語障礙者 -> X啞巴、喑啞

1.提到非身心障礙者時,請避免使用「正常人」,以免暗示障礙者是不正常的。

2.不應把障礙類別當作貶低別人的用語。

※小百科:視障者相對為明眼人、聽障者的相對為聽人、輪椅使用者的相對為直立人

3.營造無障礙的環境,提供可及性格式的資訊

例如:

1.不拒絕導盲犬及導盲幼犬進出公共場所、營業場所。

2.提供視覺障礙者點字、可報讀的文件或有聲書;讓聽覺障礙者透過手語翻譯或是同步聽打瞭解資訊;

提供心智障礙者易讀資訊(把複雜困難的資訊轉譯成容易理解的內容),以利接收資訊並自主表達意見。

※更多資訊

CRPD資訊網宣導專區、CRPD資訊網易讀專區、認識身心障礙者的多元性、身心障礙者議題報導注意事項QRCode

宣導摺頁1.jpg

宣導摺頁2.jpg


公告日期
2025/07/10

回公告列表